企业介绍

联系我们

地址:杭州中山北路99号
参茸馆:0571-87060235
中药房:0571-87026581
名医馆:0571-87070097

您现在的位置:人文底蕴 > 正文

百年老店“张同泰”的人与事

报上说,“张同泰”要改造了,从原地向后移六米,但退后以后仍然是那个原汁原味的张同泰———石窟门,白墙黑瓦,药香氤氲。

“张同泰”已经有两百岁了。清嘉庆五年(1800),浙江慈溪人张梅揣着五千两白银进城,在杭州新宫桥河下开设了一家茂昌药号,五年后,他盘进“沈国泰国药店”,易名“张同泰国药号”。以后,其子张耐仙、其孙张舜伯张宏湘发扬光大祖业,张同泰药店远近闻名,成了杭城药店三大家(张同泰、胡庆余堂、方回春)之一。到了民国初年,药店传到了第五代,店主张咀英大规模翻建店铺,新屋落成,重建石墙门,上刻“万象”商标,悬“张同泰”镀金大字,大门两旁挂“张同泰道地药材”铜牌。七十多年后,我刚刚记事,某天,母亲的单位搬家了,搬到张同泰的隔壁,又某天,我随母亲去她的单位,第一次看见了张同泰的石窟门。

说起张同泰,老一辈人很是感慨。张同泰已有两百年了,悠悠百年在它只是弹指一挥,变化的是它周围的人和物。张同泰则依然如故,端庄朴素的风火墙,雕花镂空的木窗门,踮着脚才能够着的木质大柜台,还有药剂师手里小巧玲珑的铜秤,店堂里弥漫着的淡淡药香。今天走进张同泰,站在店堂里,如果有暇,可以稍稍想像当年的鼎盛。

小时候,我常常踏着青石小径跨入张同泰的高墙大院,尤其是夏日三伏天,外面酷暑难当,老宅里却透着怡人的凉爽。我小时体质不好,经常咳嗽,母亲总是到张同泰药店买来川贝,隔水蒸梨给我治咳嗽,她说张同泰的川贝颗粒大,饱满,又不潮,分量十足。可惜老药店也有时运不济的时候。“文革”期间,张同泰的雕花匾额碑刻悉被砸毁,改名“春光药店”,1988年才恢复“张同泰药店”原名。

1962年末,杭州金石书画界出了一件大事。据知情者说,一位寓居上海,素以收藏印章、印谱出名的大藏家一口气将毕生收藏(历代名家印章1500余方,印谱493部)全都捐给了杭州市政府,政府又当即转交给了西泠印社。人们在猜测这批宝物价值几何的同时,多半却没能将宝物的主人与中山北路的一家老药店联系起来。捐献者名张鲁庵,其实就是张同泰药店的最后一任老板张咀英。

张鲁庵的出名并非张同泰药店,而是他的旁类爱好。张氏在上海南京路开了一家“益元参店”分号,但对药店经营却并未用心,心思都用在了书画篆刻上,他拜师著名画家、篆刻家赵叔孺,专心致志与同好谈学论艺,尤其嗜好历代名家印谱,不惜重金收购印章印谱,广收博集,积有四百余家,可谓集印谱之大成,颇少可与之抗衡者。张鲁庵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,但其做事很多都未果,1962年4月因肝癌在沪郁郁而终。可令人宽慰的是张之死倒是成全了那批藏品,否则他的这些藏品到了“文革”时是何下场不难想像。张鲁庵去世后,他的家人按其生前遗愿,将其花费毕生心血搜集保存的藏品捐献给西泠印社,这批藏品也成了当时西泠印社所接受的最丰富、最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逝者已矣,藏品已有归属,唯有老药店还留于故地,但愿这块金字招牌能继续流传下去。

传承中药文化,服务百姓健康。张同泰微信公众平台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资讯及咨询服务!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查找公众号“张同泰”或微信号“ztt1805”,添加关注。您也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关注。

Copyright ©2013-2024 张同泰 版权所有
地址:杭州市中山北路99号
参茸馆:0571-87060235 中药房:0571-87026581 名医馆:0571-87070097
技术支持:声动文化
浙ICP备11051294号

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887号